【利百特◆課堂】揮桿中的黃金幾厘米(終于有人講透徹了。
大家好,我是來自深圳華僑城利百特高爾夫學院的胡暘教練。今天由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爾夫全揮桿的小技巧。
當你擁有一個完美的上桿動作的時候,這并不能代表你能擁有較好的擊球。但是當你擁有一個完美的下桿動作的時候,它所能給你帶來的收益是遠遠大于“中看不中用”的上桿動作的。當然,這并不代表說上桿動作“不值一提”,擁有一個好的上桿動作能讓我們的下桿更有效率,同時也能使我們的揮桿更加的穩定,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球星即便在已經有很好地成績之后也不斷雕琢著自己的揮桿。
我們是否回想一下各位球友自己練球學球的過程,一個人對著鏡子默默的注視著鏡子里自己的上桿軌跡和動作,心里不斷把自己與心中球星的上桿動作做對比。即便動作做的非常到位了,可是擊球的感覺卻從來得不到提高,這種感覺是不是似曾相識?很多球友之所以萌生退卻之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高爾夫揮桿動作實在是太難練習了;反反復復的折磨著眾多球友,但很多時候卻找不到任何原因,只能盲目的模仿其他人或者球星。
當你擁有一個完美的上桿動作的時候,這并不能代表你能擁有較好的擊球。但是當你擁有一個完美的下桿動作的時候,它所能給你帶來的收益是遠遠大于“中看不中用”的上桿動作的。當然,這并不代表說上桿動作“不值一提”,擁有一個好的上桿動作能讓我們的下桿更有效率,同時也能使我們的揮桿更加的穩定,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球星即便在已經有很好地成績之后也不斷雕琢著自己的揮桿。
我們是否回想一下各位球友自己練球學球的過程,一個人對著鏡子默默的注視著鏡子里自己的上桿軌跡和動作,心里不斷把自己與心中球星的上桿動作做對比。即便動作做的非常到位了,可是擊球的感覺卻從來得不到提高,這種感覺是不是似曾相識?很多球友之所以萌生退卻之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高爾夫揮桿動作實在是太難練習了;反反復復的折磨著眾多球友,但很多時候卻找不到任何原因,只能盲目的模仿其他人或者球星。
吉 姆 . 福 瑞 的 揮 桿
其實高爾夫的揮桿動作雖然是因人而異的(這點確實如此,基本上沒有一個人的揮桿是一樣的,原因來自于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以及肌肉的記憶和柔韌性的不同。),但是這并不代表高爾夫球揮桿動作是無跡可尋的。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幾組圖片,我給大家挑選出來了兩個揮桿有代表性的職業選手的動作,以及一名利百特學院的學生的動作來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幫到熱愛高爾夫運動但正在糾結中的朋友。
這是早期吉姆·福瑞的上桿動作截圖。天啊,是不是大家看起來覺得很夸張。圖1中的兩條黃線分別代表著他的站姿揮桿平面以及他上桿到頂點時的揮桿平面。如果按照我們傳統的分析揮桿的理念來看,這上桿動作簡直“糟透了”,一下子從把揮桿平面提到了一個非常“陡峭”的平面,看這感覺這哥們下桿肯定從右側由外往內“削”下來。ǖ又聪旅妗
其實高爾夫的揮桿動作雖然是因人而異的(這點確實如此,基本上沒有一個人的揮桿是一樣的,原因來自于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以及肌肉的記憶和柔韌性的不同。),但是這并不代表高爾夫球揮桿動作是無跡可尋的。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幾組圖片,我給大家挑選出來了兩個揮桿有代表性的職業選手的動作,以及一名利百特學院的學生的動作來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幫到熱愛高爾夫運動但正在糾結中的朋友。
這是早期吉姆·福瑞的上桿動作截圖。天啊,是不是大家看起來覺得很夸張。圖1中的兩條黃線分別代表著他的站姿揮桿平面以及他上桿到頂點時的揮桿平面。如果按照我們傳統的分析揮桿的理念來看,這上桿動作簡直“糟透了”,一下子從把揮桿平面提到了一個非常“陡峭”的平面,看這感覺這哥們下桿肯定從右側由外往內“削”下來。ǖ又聪旅妗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下桿動作。天哪,他的下桿動作仿佛像從身體內側畫了一個圓,強行的將他的“陡峭”的揮桿平面拉回了正常水平。也就是說,他成功的將一個我們看上去非!皠e扭”的動作轉了回來,我們注意看他的右肩膀以及右手的手肘動作,他的右肩膀向下微沉,右手手肘部分向內緊縮,他成功的將其兩個極端的上下桿融合到了一起,這意味著他能擁有非常好的擊球。(這哥們現在世界排名第四)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下桿動作。天哪,他的下桿動作仿佛像從身體內側畫了一個圓,強行的將他的“陡峭”的揮桿平面拉回了正常水平。也就是說,他成功的將一個我們看上去非!皠e扭”的動作轉了回來,我們注意看他的右肩膀以及右手的手肘動作,他的右肩膀向下微沉,右手手肘部分向內緊縮,他成功的將其兩個極端的上下桿融合到了一起,這意味著他能擁有非常好的擊球。(這哥們現在世界排名第四)
小 麥 的 揮 桿
我們再來看看下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選手動作(圖3)。
這是麥克羅伊早前揮桿站姿的截圖,他在使用一個長鐵桿進行揮擊,我之所以選擇長鐵桿的動作也是能夠讓大家看的更加清楚。(很多朋友可能7號鐵桿以上的短鐵都還可以,但是6號鐵桿以下就仿佛兩個不同的人在打了,這里面很大的原因也是在于下桿的軌跡上。)
在他下桿的時候,他的頭和身體都微微的降低了高度,這樣做能夠給他更加“內側”的下桿角度,這種“內側” 的感覺就仿佛大家在用石頭子往水面上打水漂的時候的動作。同時,他的右手手肘也微微的貼著身體,對比他的左手手臂,右手在下桿的時候總是微微彎曲的。他的這個下桿動作非常像棒球的揮桿動作,只不過棒球和高爾夫球擊球的位置不一樣,在美國棒球是大家家喻戶曉的運動之一,反觀中國則很少有這種類似的球類運動。
棒球動作是非常典型的“內側”下桿然后往前方或者往“外側”擊球。我們拿這個比喻來做也是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所謂揮桿“原理”是非常相近的。
我們看到他將要擊球的動作(圖4),注意看他的桿頭出現的位置,紅圈所示他的桿頭在原始揮桿平面的“內側”,或者說黃線下面。非常典型的微微由“內側”幾厘米下桿擊球的動作,而正是這黃金的幾厘米給予了他完美的下桿擊球。再看他的右邊肩膀以及右手手臂,右肩膀呈向下送出的姿勢,右手手臂為了更好地做出“內側”下桿基本上是保持了彎曲的狀態。此刻起
我們再來看看下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選手動作(圖3)。
這是麥克羅伊早前揮桿站姿的截圖,他在使用一個長鐵桿進行揮擊,我之所以選擇長鐵桿的動作也是能夠讓大家看的更加清楚。(很多朋友可能7號鐵桿以上的短鐵都還可以,但是6號鐵桿以下就仿佛兩個不同的人在打了,這里面很大的原因也是在于下桿的軌跡上。)
在他下桿的時候,他的頭和身體都微微的降低了高度,這樣做能夠給他更加“內側”的下桿角度,這種“內側” 的感覺就仿佛大家在用石頭子往水面上打水漂的時候的動作。同時,他的右手手肘也微微的貼著身體,對比他的左手手臂,右手在下桿的時候總是微微彎曲的。他的這個下桿動作非常像棒球的揮桿動作,只不過棒球和高爾夫球擊球的位置不一樣,在美國棒球是大家家喻戶曉的運動之一,反觀中國則很少有這種類似的球類運動。
棒球動作是非常典型的“內側”下桿然后往前方或者往“外側”擊球。我們拿這個比喻來做也是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所謂揮桿“原理”是非常相近的。
我們看到他將要擊球的動作(圖4),注意看他的桿頭出現的位置,紅圈所示他的桿頭在原始揮桿平面的“內側”,或者說黃線下面。非常典型的微微由“內側”幾厘米下桿擊球的動作,而正是這黃金的幾厘米給予了他完美的下桿擊球。再看他的右邊肩膀以及右手手臂,右肩膀呈向下送出的姿勢,右手手臂為了更好地做出“內側”下桿基本上是保持了彎曲的狀態。此刻起
反 面 的 例 子
看到這里,可能還有朋友沒有明白區別在哪里。讓我們來看一下反面的案例。
這位女士的站姿握桿堪稱十分優秀,可是問題來了,她的擊球一直不是很理想。讓我們看看她的下桿擊球時的動作,如圖紅線所示就是她的下桿揮桿平面,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的陡峭。
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她桿頭走的方向。
我們看到她將要擊球時(圖6),她的桿頭出現在了球的位置的正上方,她的肩膀并沒有向下傾斜送出的感覺。整個動作仿佛由上至下的一大刀切下來,而且還是斜著由右側往左側切下來。這就是我們非常典型的 outside - in 的動作了。擊出去的球不是直接拉左,則是桿面開放然后“削球”由左往右的一個弧線球,這也是很多情況下長桿類似一號木的大右曲的根本原因——下桿軌跡是斜著有外往內切下來的。而這樣打球不論她有多好的站姿握桿或者上桿,她也是永遠打不好球的。
看到這里,可能還有朋友沒有明白區別在哪里。讓我們來看一下反面的案例。
這位女士的站姿握桿堪稱十分優秀,可是問題來了,她的擊球一直不是很理想。讓我們看看她的下桿擊球時的動作,如圖紅線所示就是她的下桿揮桿平面,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的陡峭。
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她桿頭走的方向。
我們看到她將要擊球時(圖6),她的桿頭出現在了球的位置的正上方,她的肩膀并沒有向下傾斜送出的感覺。整個動作仿佛由上至下的一大刀切下來,而且還是斜著由右側往左側切下來。這就是我們非常典型的 outside - in 的動作了。擊出去的球不是直接拉左,則是桿面開放然后“削球”由左往右的一個弧線球,這也是很多情況下長桿類似一號木的大右曲的根本原因——下桿軌跡是斜著有外往內切下來的。而這樣打球不論她有多好的站姿握桿或者上桿,她也是永遠打不好球的。
訓 練 方 法
訓練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有朋友是非常典型的下桿軌跡由外往內的,我們的訓練宗旨就是注意自己身體動作的同時訓練自己反其道而行之——由身體內側往外側擊球。首先我們必須要有一面鏡子,鏡子是用來觀察肩膀以及右手手肘的動作的。特別是在下桿的時候,如果有強烈outside-in的朋友,他的右肩膀是很難在下桿時向下沉的,同時左肩膀相應的應該向上抬高。我們的下桿動作應該是微微的肩膀傾斜的動作,而不是“橫向”平轉我們的肩膀。
第二步,在你的腳下放一根桿,如圖7所示。多加練習你的由內往外的揮桿軌跡,將球往你的右側方向擊出。你的右肩膀需要在下桿擊球時沉下去,你的整個脊椎需要微微向前傾斜。有的朋友會問,那么這樣打球就會往右邊去啊,沒錯,確實是如此,但是你可以通過調整手腕最后擊球釋放的力度大小來控制球的方向,將球“由右往左”拐回來,同時如果你內側下桿處理的熟練的話,黃金的幾厘米微微內側下桿配合完美的手腕釋放就可以打出來職業選手的“由右出球的小左曲”彈道了!
訓練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有朋友是非常典型的下桿軌跡由外往內的,我們的訓練宗旨就是注意自己身體動作的同時訓練自己反其道而行之——由身體內側往外側擊球。首先我們必須要有一面鏡子,鏡子是用來觀察肩膀以及右手手肘的動作的。特別是在下桿的時候,如果有強烈outside-in的朋友,他的右肩膀是很難在下桿時向下沉的,同時左肩膀相應的應該向上抬高。我們的下桿動作應該是微微的肩膀傾斜的動作,而不是“橫向”平轉我們的肩膀。
第二步,在你的腳下放一根桿,如圖7所示。多加練習你的由內往外的揮桿軌跡,將球往你的右側方向擊出。你的右肩膀需要在下桿擊球時沉下去,你的整個脊椎需要微微向前傾斜。有的朋友會問,那么這樣打球就會往右邊去啊,沒錯,確實是如此,但是你可以通過調整手腕最后擊球釋放的力度大小來控制球的方向,將球“由右往左”拐回來,同時如果你內側下桿處理的熟練的話,黃金的幾厘米微微內側下桿配合完美的手腕釋放就可以打出來職業選手的“由右出球的小左曲”彈道了!
總 結
寫了這么多,終于要結束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另外在剛開始練習這個內側下桿的時候會經常挖到地面,這是因為這個練習跟你之前的擊球習慣是非常相悖的,需要大量的手眼協調來配合身體協調。換句簡單的話講就是,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努力練習吧!那么說到挖到地面,那么下面一個問題來了……
挖掘技術到底哪家強!??服不服!
版 權 聲 明
1、 根據我國法律,本網站所發表的作品受到同等的著作權保護。
2、 本網站的原創作品,著作權屬于本公司所有。本網站許可他人建立友情鏈接,但鏈接所指向的內容應是本網站首頁。
3、 本網站為非營利性專業網站,除部分有明確署名的作品外,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權均為本公司所擁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法定權利。任何個人或組織如欲轉載本公司在網站所刊登的作品,需遵守以下規定:
(1)在因特網上轉載,如轉載人為非營利性網站,在遵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不經本公司同意而免費轉載:保持作品完整性、本公司全稱、標明轉載來源
(2)在因特網上轉載,如轉載人為營利性網站,可在遵守下列要求的前提下轉載,并應支付相應稿酬:告知本公司(可以使用E-mail電話形式)保持作品完整性、本公司全稱名、標明轉載來源
(3)平面媒體(包括但不限于報紙、雜志、書籍、印刷品)則需在經本人同意(可以使用E-mail、電話形式)后轉載或進行編輯后使用,并應本公司全稱、支付相應稿酬。
4、 本網站中有明確署名的作品的著作權為署名人擁有。
寫了這么多,終于要結束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另外在剛開始練習這個內側下桿的時候會經常挖到地面,這是因為這個練習跟你之前的擊球習慣是非常相悖的,需要大量的手眼協調來配合身體協調。換句簡單的話講就是,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努力練習吧!那么說到挖到地面,那么下面一個問題來了……
挖掘技術到底哪家強!??服不服!
版 權 聲 明
1、 根據我國法律,本網站所發表的作品受到同等的著作權保護。
2、 本網站的原創作品,著作權屬于本公司所有。本網站許可他人建立友情鏈接,但鏈接所指向的內容應是本網站首頁。
3、 本網站為非營利性專業網站,除部分有明確署名的作品外,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權均為本公司所擁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法定權利。任何個人或組織如欲轉載本公司在網站所刊登的作品,需遵守以下規定:
(3)平面媒體(包括但不限于報紙、雜志、書籍、印刷品)則需在經本人同意(可以使用E-mail、電話形式)后轉載或進行編輯后使用,并應本公司全稱、支付相應稿酬。
4、 本網站中有明確署名的作品的著作權為署名人擁有。